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ython基础之socket编程
阅读量:595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9

本文共 711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3 分钟。

socket是基于(TCP、UDP、IP)的通讯、也叫做套接字

通讯过程由服务端的socket处理信息发送,由客户端的socket处理信息接收。

socket通常也称作"套接字",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,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,应用程序通常通过"套接字"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。

socket起源于Unix,而Unix/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“一切皆文件”,对于文件用【打开】【读写】【关闭】模式来操作。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,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,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(读/写IO、打开、关闭)

socket和file的区别:

file模块是针对某个指定文件进行【打开】【读写】【关闭】

socket模块是针对 服务器端 和 客户端Socket 进行【打开】【读写】【关闭】

socket通讯有基于TCP和UDP两个通讯的,TCP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相互连接后进行通讯,UDP是不需要相互连接直接由单方面发起的,使用最多的还是TCP

socket通讯过程

socket通讯由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完成通讯,服务端启动着等待客户端来连接,客户端从服务端的IP和指定端口进行连接通讯

 

创建服务端

socket.socket()创建socket对象,有三个可选参数

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,0)

参数一:地址簇

  socket.AF_INET IPv4(默认)

  socket.AF_INET6 IPv6

  socket.AF_UNIX 只能够用于单一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

参数二:类型

  socket.SOCK_STREAM  流式socket , for TCP (默认)

  socket.SOCK_DGRAM   数据报式socket , for UDP

  socket.SOCK_RAW 原始套接字,普通的套接字无法处理ICMP、IGMP等网络报文,而SOCK_RAW可以;其次,SOCK_RAW也可以处理特殊的IPv4报文;此外,利用原始套接字,可以通过IP_HDRINCL套接字选项由用户构造IP头。

  socket.SOCK_RDM 是一种可靠的UDP形式,即保证交付数据报但不保证顺序。SOCK_RAM用来提供对原始协议的低级访问,在需要执行某些特殊操作时使用,如发送ICMP报文。SOCK_RAM通常仅限于高级用户或管理员运行的程序使用。
  socket.SOCK_SEQPACKET 可靠的连续数据包服务

参数三:协议

  0  (默认)与特定的地址家族相关的协议,如果是 0 ,则系统就会根据地址格式和套接类别,自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协议

使用方法:对象变量 = socket.socket()

格式:a = socket.socket()

 

bind()在服务端设置服务端ip和端口

使用方法:对象变量.bind(元祖类型的服务端IP和端口)

格式:a.bind(('127.0.0.1',9999))

 

listen()监听IP和端口,设置一个参数,表示最多连接排队数量

使用方法:对象变量.listen(排队数)

格式:a.listen(5)

 

accept()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请求,一旦有客户端请求连接,就会返回两个值,一个是连接对象,一个是客户端的地址信息,所以需要两个变量来接收

注意:accept()是阻塞的,意思就是程序执行带这里就是等待状态,在没有客户端请求连接的情况下,下面的代码将不会执行,只有客户端请求连接时下面的代码才会被执行

accept()被客户端连接一次后就会被中断,可以写个while循环让它永远等待客户端连接

使用方法:定义连接变量,定义客户端地址信息变量 = 对象变量.accept()

格式:b, c = a.accept()
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8 -*-"""创建服务端"""import socket #导入模块a = socket.socket() #创建socket对象a.bind(('127.0.0.1', 9999,)) #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a.listen(5) #监听IP和端口,设置一个参数,表示最多连接排队数量while True: #accept()被客户端连接一次后就会被中断,写个while循环让它永远等待客户端连接    b, c = a.accept() #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请求,一旦有客户端请求连接,就会返回两个值,一个是连接,一个是客户端的地址信息,所以需要两个变量来接收    print(b, c) #打印出客户端连接的,连接,和客服端地址信息

 根据以上就创建了一个等待客户端连接的socket服务端

 

创建客户端

connect()连接服务端,在客户端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

使用方法:对象变量.socket(元祖类型的服务端IP和端口)

格式:z.connect(('127.0.0.1', 9999,))

 

close()在客户端关闭连接

使用方法:对象变量.close()

格式:z.close()
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8 -*-"""创建客户端"""import socket #导入模块z = socket.socket() #创建socket对象z.connect(('127.0.0.1', 9999,))#连接服务端,在客户端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z.close() #在客户端关闭连接

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交互信息
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8 -*-"""创建服务端"""import socket #导入模块a = socket.socket(
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
) #创建socket对象 a.bind(('127.0.0.1', 9999,)) #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 a.listen(5) #监听IP和端口,设置一个参数,表示最多连接排队数量 while True: #accept()被客户端连接一次后就会被中断,写个while循环让它永远等待客户端连接 b, c = a.accept() #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请求,一旦有客户端请求连接,就会返回两个值,一个是连接,一个是客户端的地址信息,所以需要两个变量来接收 b.sendall(bytes("你好欢迎你",encoding='utf-8')) #根据accept()接收到客户端连接对象信息,向客户端发送信息 while True: #当客户端连接成功后,进入循环,保持与客户端的通讯 j = b.recv(1024)#接收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j2 = str(j, encoding='utf-8') #将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转换成字符串 print(j2) if j2 == "q": #判断客户端输入q,表示不再与服务端通讯,跳出循环,不在保持客户端的通讯 break b.sendall(bytes(j2+"好",encoding='utf-8')) #将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加上一个好字,在发送给客户端

 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交互信息
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8 -*-"""创建服务端"""import socket #导入模块a = socket.socket() #创建socket对象a.bind(('127.0.0.1', 9999,)) #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a.listen(5) #监听IP和端口,设置一个参数,表示最多连接排队数量while True: #accept()被客户端连接一次后就会被中断,写个while循环让它永远等待客户端连接    b, c = a.accept() #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请求,一旦有客户端请求连接,就会返回两个值,一个是连接,一个是客户端的地址信息,所以需要两个变量来接收    b.sendall(bytes("你好欢迎你",encoding='utf-8')) #根据accept()接收到客户端连接对象信息,向客户端发送信息    while True: #当客户端连接成功后,进入循环,保持与客户端的通讯        j = b.recv(1024)#接收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       j2 = str(j, encoding='utf-8') #将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转换成字符串        print(j2)        if j2 == "q": #判断客户端输入q,表示不再与服务端通讯,跳出循环,不在保持客户端的通讯            break        b.sendall(bytes(j2+"好",encoding='utf-8')) #将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加上一个好字,在发送给客户端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8 -*-"""创建客户端"""import socket #导入模块z = socket.socket() #创建socket对象z.connect(('127.0.0.1', 9999,))#连接服务端,在客户端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f = z.recv(1024) #客户端接收服务端sendall()发来的信息,1024表示最大接收1024字节f2 = str(f, encoding='utf-8') #将接收到的服务端字节信息转换成字符串print(f2) #打印出服务端发来的信息while True: #当连接服务端成功后进入循环,保持与服务端的通讯    a = input("请输入信息")    z.sendall(bytes(a,encoding='utf-8')) #向服务端发送信息    if a == "q": #判断客户端输入 q表示,不再以服务端通讯跳出循环        break    js = z.recv(1024) #接收服务端发来的信息    js2 = str(js, encoding='utf-8') #将服务端发来的信息转换成字符串    print(js2)z.close() #在客户端关闭连接

 

什么是粘包

须知:只有TCP有粘包现象,UDP永远不会粘包,为何,且听我娓娓道来

首先需要掌握一个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

 

发送端可以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,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K地提走数据,当然也有可能一次提走3K或6K数据,或者一次只提走几个字节的数据,也就是说,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,或说是一个流(stream),一条消息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,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,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。而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,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,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,不能一次提取任意字节的数据,这一点和TCP是很不同的。怎样定义消息呢?可以认为对方一次性write/send的数据为一个消息,需要明白的是当对方send一条信息的时候,无论底层怎样分段分片,TCP协议层会把构成整条消息的数据段排序完成后才呈现在内核缓冲区。

例如基于tcp的套接字客户端往服务端上传文件,发送时文件内容是按照一段一段的字节流发送的,在接收方看了,根本不知道该文件的字节流从何处开始,在何处结束

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,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。

此外,发送方引起的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,TCP为提高传输效率,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个TCP段。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,通常TCP会根据优化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后一次发送出去,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粘包数据。

  1. TCP(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,传输控制协议)是面向连接的,面向流的,提供高可靠性服务。收发两端(客户端和服务器端)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,因此,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,更有效的发到对方,使用了优化方法(Nagle算法),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,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,然后进行封包。这样,接收端,就难于分辨出来了,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。 即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。
  2. 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,用户数据报协议)是无连接的,面向消息的,提供高效率服务。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,, 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,所以接收端的skbuff(套接字缓冲区)采用了链式结构来记录每一个到达的UDP包,在每个UDP包中就有了消息头(消息来源地址,端口等信息),这样,对于接收端来说,就容易进行区分处理了。 即面向消息的通信是有消息保护边界的。
  3. tcp是基于数据流的,于是收发的消息不能为空,这就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添加空消息的处理机制,防止程序卡住,而udp是基于数据报的,即便是你输入的是空内容(直接回车),那也不是空消息,udp协议会帮你封装上消息头,实验略

udp的recvfrom是阻塞的,一个recvfrom(x)必须对一个一个sendinto(y),收完了x个字节的数据就算完成,若是y>x数据就丢失,这意味着udp根本不会粘包,但是会丢数据,不可靠

tcp的协议数据不会丢,没有收完包,下次接收,会继续上次继续接收,己端总是在收到ack时才会清除缓冲区内容。数据是可靠的,但是会粘包。

两种情况下会发生粘包。

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,造成粘包(发送数据时间间隔很短,数据了很小,会合到一起,产生粘包)

#_*_coding:utf-8_*_from socket import *ip_port=('127.0.0.1',8080)tcp_socket_server=socket(AF_INET,SOCK_STREAM)tcp_socket_server.bind(ip_port)tcp_socket_server.listen(5)conn,addr=tcp_socket_server.accept()data1=conn.recv(10)data2=conn.recv(10)print('----->',data1.decode('utf-8'))print('----->',data2.decode('utf-8'))conn.close()
#_*_coding:utf-8_*_import socketBUFSIZE=1024ip_port=('127.0.0.1',8080)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res=s.connect_ex(ip_port)s.send('hello'.encode('utf-8'))s.send('feng'.encode('utf-8'))

接收方不及时接收缓冲区的包,造成多个包接收(客户端发送了一段数据,服务端只收了一小部分,服务端下次再收的时候还是从缓冲区拿上次遗留的数据,产生粘包) 

#_*_coding:utf-8_*_from socket import *ip_port=('127.0.0.1',8080)tcp_socket_server=socket(AF_INET,SOCK_STREAM)tcp_socket_server.bind(ip_port)tcp_socket_server.listen(5)conn,addr=tcp_socket_server.accept()data1=conn.recv(2) #一次没有收完整data2=conn.recv(10)#下次收的时候,会先取旧的数据,然后取新的print('----->',data1.decode('utf-8'))print('----->',data2.decode('utf-8'))conn.close()
#_*_coding:utf-8_*_import socketBUFSIZE=1024ip_port=('127.0.0.1',8080)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res=s.connect_ex(ip_port)s.send('hello feng'.encode('utf-8'))

 

解决粘包的方法

为字节流加上自定义固定长度报头,报头中包含字节流长度,然后一次send到对端,对端在接收时,先从缓存中取出定长的报头,然后再取真实数据

struct模块 

该模块可以把一个类型,如数字,转成固定长度的bytes

>>> struct.pack('i',1111111111111)
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struct.error: 'i' format requires -2147483648 <= number <= 2147483647 #这个是范围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jltt/p/7057987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eclipse安装与使用
查看>>
Java零基础学习(二)自定义类型及基本语法
查看>>
linux中强大且常用命令:find、grep
查看>>
jdk源码分析红黑树——插入篇
查看>>
android使用JNI调用C,C++
查看>>
C++ 标准模板库介绍(STL)
查看>>
【构造】【贪心】hdu6090 Rikka with Graph
查看>>
【最大流】【Dinic】bzoj1711 [Usaco2007 Open]Dingin吃饭
查看>>
IIS7.5做301转发权重转移教程
查看>>
【计蒜客】贝壳找房户外拓展(中等)扫描线+线段树
查看>>
mybatis主键返回的实现
查看>>
org.openqa.selenium.StaleElementReferenceException
查看>>
Android Intent传递对象为什么要序列化?
查看>>
数论之 莫比乌斯函数
查看>>
linux下查找某个文件位置的方法
查看>>
python之MySQL学习——数据操作
查看>>
Element UI 中国省市区级联数据
查看>>
C语言基础学习9:指向指针的指针
查看>>
懒加载——实现原理
查看>>
【个人作业】单词链
查看>>